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精选 >  >> 
通讯!广州十二时辰,这是他们的素颜写真
来源: i广州      时间:2023-05-01 10:09:37

今天的这期推送,

给广州每个平凡的普通人,


【资料图】

他们用自己的面孔、性格、抉择,

构成这座城市的十二时辰。

从子夜微凉到晨光熹微,

从日轮当午到暮色降临,

忙碌与悠闲穿插行进,

生活与理想交织共鸣,

一分一秒都是生动的剪影。

他们见证广州的精神状态,

也成为广州的有力建设者,

一起,让城市了不起。

0:00

◎李响   网约车司机

夜很深,这个点还在外面活动的劳动者,问起多半有一二句无奈。

李响在凌晨十二点接到一单,送一位加班到深夜的人回家。等这位乘客上车后,他贴心地把导航和车内音乐的声音调小。

但乘客已经没了困意,索性聊起来。李响说,他去年还在乡下开农家乐,后来生意不景气,自己出来试试网约车。

深夜乘客少,路上人也少,跑得快、省油。聊着聊着就到了楼下,乘客道声晚安,轻轻关上后车门。人们在深夜相聚,总有些唏嘘,安逸时的灵魂无法碰撞,落寞时才有共识。

2:00

◎坤哥   地铁检修工

凌晨两点,小程的手机收到微信验证消息——有人捡到他的钱包。他大喜,里面放着身份证,过两天就要回老家,已经愁眉苦脸找了一晚上。

捡到钱包的人是地铁检修工坤哥。“我还以为像网上说的那样,要给感谢费,结果被打脸了,只提醒我坐地铁要看紧包。”小程感慨。

每天当最后一班列车驶入终点站时,他们就开始在深夜的轨道中推着80多斤重的轨检仪,“暴走”近十公里。小程觉得他们是隧道里的救火队,深夜润物无声的细致检查,才能保护白天百万人的出行安全。

3:00

◎小郑   外卖员

这是小郑今晚在软件上抢来的第二张配送单,为一位名为“陈先生”的顾客送药。这种单子平均一单比白天多赚5块钱,虽然一趟有足足五公里远。

客人点了准时宝,想必是很着急,小郑不敢含糊,拿上外卖袋就跑。

这两天倒春寒,半夜骑行在广州的街道上,又冷,又冷清。

送达后他拨通电话,对面虚弱的女声传来:“好的谢谢,放柜子里吧。”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努力为生活奔跑的他,和她,都值得被尊敬。

5:00

◎田小强   早餐店老板

凌晨的柯木塱,弥漫着一丝雾气,小强哥“吱呀”一声扭开卷闸门,跌进厨房,伸手拨开煤炉火门,热上油锅。他是湖北人,炸得一手好油条,曾经走南闯北,三年前决定在柯木塱一条巷子里落脚。

以后也不走了。

炸油条,做的是辛苦活,天不亮就要起床,切团、按压、拉面、油炸,工序虽然不复杂,但常年累月,手臂还是会隐隐发痛。6点左右,第一波客人已经围在炉前,“两块钱一根”,这几乎是小强哥给顾客们的全部对话。老熟客会不声不响地拿出手机扫码,握住一根油条边走边吃。明天,还要过来。

6:00

◎红姐   环卫工

天刚亮,街上人不多,红姐一身蓝衣、手拿扫帚出现在一德路,干劲十足。她是四川人,来广州十二年,扫过的落叶、清理的垃圾可以堆满几十车。做环卫工,要不怕脏不怕累,还要起得早。每天凌晨五点红姐准时起床,吃完早餐,收拾好工具,从早上一直扫到下午。

儿子在四川老家,多次想接红姐回去,“又不差钱,干嘛要这么累”。红姐每次都是拒绝,还想干两年再回去,给自己更多点回忆。她很喜欢广州,尤其是老城区,走走巷子,逛逛骑楼,听听老房子里传出来的粤剧——“扫大街,就像在旅游”。

7:35

◎何叔   门卫

早上七点半,幼儿园大门开了,背着小书包的孩子们在与爸爸妈妈道别后陆陆续续返学。

何叔,是幼儿园的门卫,他有着两副“面孔”。站在幼儿园门口,何叔时刻都保持高度警惕。面对校园外来往的人和车辆,何叔一脸严肃,丝毫不敢怠慢,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陌生人。

“叔叔早上好啊”,一个大班的孩子豆豆,用稚嫩的声音喊到,并附上一对笑眯眯的眼睛。这时的何叔马上换另一副“面孔”回应豆豆,“早上好呀!”,也同样附上一个和蔼的笑容。

看着豆豆安全入园后,何叔脸上马上切换回“严肃”模式。不论严寒酷暑,何叔每天都是身穿巡逻反恐装备,一早一晚站在幼儿园门口,犹如是师生家长的“安全感”。

一个个看似平凡的日夜,是何叔用他的坚守换来的。这就是何叔,每天两幅“面孔”依旧在无缝切换着。用百分之一百的警惕,守护孩子们的平安。用百分之一百的耐心,回应孩子们的真诚。

8:30

◎小黄   地铁站务员

每周一早上八点半,我都能在嘉禾望岗站碰到小黄,如沧海一粟隐蔽在人流之中,又忽略不掉她的身影。

小黄或许不姓黄,只是因为那一身黄衣让我想这么叫她。“下车的乘客请抓紧时间。”她一般站在门旁对着上车的乘客喊道。实则在提醒他们再等一等。

在无数个挤着上车的人之中帮助焦急下车的人是小黄在早高峰的工作之一。

终于挤上车后,我放松绷着的脚趾,对着关闭的屏蔽门吁了一口气。

看到门外小小一只的人也吁了一口气。

车辆启动,见她又再次挺直腰骨,摆出手势。“上车的乘客请往站台两边走。”

11:00

Fiona 全能宝妈

“Fiona,这是你的美式咖啡和芝士蛋糕!”店员将咖啡端给一位身穿运动服、扎着高马尾的女生。

她应该是刚锻炼完吧。在繁忙的时段做着悠闲的事,着实让人羡慕。

“他们两姐弟昨晚就点好今天早餐的餐单啦,姐姐要吃火腿芝士吐司,弟弟要吃皮蛋瘦肉粥和炒粉。”她说着,脸上洋溢着甜蜜的笑容。

“姐姐还说今晚想吃我做的牛扒呢!早上送完他们上学我就已经买好了!”

或许在这一杯咖啡的时间里,她只是Fiona。但大家看不到的是,她在享受这一杯咖啡之前已经为家庭孩子忙前忙后了几个小时。这咖啡或茶,对于选择退居二线全身心投入照顾家庭的Ta都是应当可“续杯的”,值得被肯定的。Fiona是她家中的坚强后盾,所有的Ta都是。

13:00

林晴霞高三班主任

“听清楚没有?千万不要着急,拉下的进度我会和你补上的,你一模二模成绩都还不错,现在安心养病就可以了。”

下午一点,林晴霞还在和班里的同学小李通视频电话,中午饭还没来及吃。

小李最近流感发烧,眼看离考试还有一个月,压力越大烧的越高,林老师看她这个样子心里比她还着急。“人生,从来不只是一场考试,要记住,放平心态,你只管向前就好了。”

挂了电话,来不及倒水,林老师就赶去教室批改厚厚的试卷,教室里安安静静,学生们都在休息,攒着力气,在最后的时间里发起冲刺。

15:30

段庭长广州互联网法院

一份咖啡味的瑞士卷、一杯甜橙汁,是她今天的“充能剂”。

或许很多人对庭长都有“刻板印象”,觉得庭长很严肃、不会讲笑话、不会做“有趣”的事——例如,吃下午茶。

或许很多人对法庭也有“刻板印象”,说起法庭就联想到庄严肃穆、双方人员眼神厮杀的审案现场。

没想到吧,如今法庭也有互联网审案,一方审判席加三块电子大屏幕,便能完成一场庭审。而刚换下法袍,站在办公桌前一边吃着瑞士卷一边快速阅览下一场庭审资料的她,就是广州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三庭庭长,这会儿段庭刚审完一起网络侵权责任纠纷。

看完一份材料,目光又不经意间看到那封放在桌面的感谢信——这是一封很特殊的感谢信,它是一位败诉当事人写来的。收到它的时候,段庭很意外,很惊喜。从信中的字里行间,段庭感受到了自己每一个细小的行为与举动原来都在影响他人且都会被铭记在心。这让她深知,作为一名庭长,要更懂得聆听与尊重、要更懂得换位思考,这也让她更加快速地吃完盒子里的瑞士卷,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没想到吧,庭上审慎明断的庭长,依然还是那个爱吃甜食的女孩。

22:00

小政便利店员工

据说,在城市里抵抗孤独的方式之一,就是在便利店工作。关东煮、红薯香味弥漫,包子、饭团冒出水汽,无论夏天还是冬天,明亮的灯光都能治愈潮湿干冷,给人愉悦好心情。

晚上十一点,五山一家便利店的员工小政,开始接班。不打烊是一种温柔,把所有鲜食商品备好,把宵夜的熟食加热,顾客进门时说一声“晚上好”,买完单后温馨提示“小心汤汁烫”。看他们抵御漫漫长夜,从睡眼惺忪满血复活,小政说,这是一天里最开心的事情。

23:30

护士“姑娘”

半夜,在中山医急诊。

输液区等待的人还是很多,乌泱乌泱的。旁人给亲友打电话的声音,孩子扎针时的哭闹声,医护不定时喊“收病人”的呼声……

这样不宁静的十二点,却发生在每一个夜晚。

陪着朋友来的阿萍只有两个任务,照顾朋友和看着吊瓶。

在液体流得差不多时,大声喊一句:“姑娘!”便会有护士穿过一列列铁椅走到你身边或换瓶或拔针。

阿萍只静静坐在一旁,护士却也关心着她。“最近流感盛行,你们出行还是戴着口罩吧。”很温柔的语气,手上换瓶的动作却利落。

人还没走回护士站,听到两三处开始喊着“姑娘”,她又急急忙忙赶去。

每去一趟医院阿萍都会想着,得好好照顾身体,减少医护的负担。

广州十二时辰,

无论时间如何流转,

它永远有活力和理想。

今天劳动节,

无论你在工作还是休息,

都祝愿你节日快乐,

因为你,广州更值得。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